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出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中医药强市18条措施;63个学科入围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学科百强榜,列计划单列市首位……
2022年,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为提升城市医疗实力持续攻坚,健康青岛建设步伐愈加稳健,多项举措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做好抗疫“必答题”
14天稳控住莱西疫情,10天控制住即墨疫情,科学精准不搞大规模“静默”,7天控制住11月主城区疫情……面对疫情跌宕,青岛市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提升防控救治的能力,提升科学抗疫的本领,从严从细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经受住一轮又一轮严峻的疫情考验。
在疫情防控“遭遇战”中,城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是否完善关系着疫情防控城墙的牢固度。市卫生健康委9名班子成员中的5名同志以及121名业务骨干长年驻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承担6个工作组组长单位职责。224家医疗机构接入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完成率100%。在全省率先联合组建“公安、公卫、通信管理、大数据”流调溯源指挥中心。全市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单管)达到116.36万管。作为全国7个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市高质量完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疾控局表扬。
在抗疫实践中,青岛市快速推动医疗救治能力扩容提质。建立“6+12+48”分级分类救治体系,市级6家定点(方舱)医院储备床位1.38万张(重症床位508张);1家市级、11家县级“一点两区”医院(黄码医院)畅通风险区居民看病就医渠道,未因疫情管控耽误孕妇分娩、血透、化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设立43家本土发热门诊、5家入境人员专用发热门诊;高标准建设1000张床位的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储备11个专业、156人专家保障团队,452支、14375人医疗救治梯队,7支、294人三级医院重症专家救治梯队;公立医疗机构储备重症床位430张、防疫物资满足3个月运转需求。
阻断疫情需要免疫屏障。青岛设置接种单位339个,接种单元1325个、医务人员6796名,最大日接种能力达到38万剂次,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06.25万剂次,覆盖1010.46万人,全程免疫接种率96.58%,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91.79%,加强免疫接种率88.42%,新冠病毒疫苗免疫屏障基本建立。
在家门口可以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之一。瞄准这一目标,青岛市持续发力,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快“筑高峰”的脚步。2022年,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进阿斯利康来青,打造罕见病诊疗高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主体完工,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项目竣工。投入1900万元支持市中医医院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3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推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项目建设。争取1亿元中央资金支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设综合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青大附院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遴选打造10个攀峰学科、10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新引进培养医养健康领域高端人才3名、市级高层次人才28名、高级职称专家102名,招聘博士、硕士920名。
家门口医院“看大病”的能力和“看小病”的质与效均稳步提升,确保了“一般病在区市解决”。目前,96%的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加快建设6个城市医联体、18个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0%以上,较2016年提高12%。
就医费用是事关患者家庭负担的大民生问题,医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既能看得上病又能看得起病。青岛市不断深化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作为省内唯一、3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入选15个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获国家5亿元资金支持。与2021年底相比,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59.02元、344.03元;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20.13元、238.99元,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家门口”就有良医
由“治”到“防”,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青岛市推动关口前移,做到早预防、早管理,引导健康管理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青岛市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6.49%;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100%、国家级示范区达到4个,列全省第一。做好健康促进和爱国卫生工作,“互联网+健康科普”平台入驻专家1301名、发布作品2741件,浏览量1772万人次;全市无烟机关、无烟医院全覆盖,国家卫生镇申报率100%。加强母婴安全网格化管理,成功救治367例危重孕产妇,获评第二批国家新生儿安全项目试点城市。
在“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方面,青岛市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68家,列全省第一;9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96%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新增托育机构57家,总数达到125家,年增83.8%;新增托位8675个,总数达到26594个,年增48.4%,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2.56个;2家托育机构获评省级示范机构,建立1家市级、10家区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成立全省首家托育服务产教联盟。
在“智慧医疗”服务方面,青岛市正以互联之“智”改善就医效率。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健康青岛”平台,开展120项智慧化便民服务,实现居民就诊一码通行、门诊挂号一网预约、医疗缴费“一站式”结算,就诊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就诊时间从平均3个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建设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汇集全市39家互联网医院专家,提供健康咨询、在线复诊、药品配送等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市3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