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涵盖以“医”为支撑的健康医药医疗产业、以“养”为支撑的健康养老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健康运动产业、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产业、以“游”为支撑的健康旅游产业、以“食”为支撑的健康药食材产业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深入推进大健康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的融合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20万亩,总产值200亿元,总产量210万吨(新增面积70万亩);
(2)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5万亩以上,培育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的种植大县20个以上,打造以苗药为代表的黔药优势品种10个以上;
(3)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中药材物流基地5个,产地主加工基地9个,构建贵州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现代化信息物流体系和质量追溯保障体系,建设全国中药材产业大省。
(二)年度目标
2018年度:新增种植面积33万亩,培育20个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打造10个以上具有特色的黔药优势品种,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中药材物流基地3个,产地主加工基地7个。
2019年度:新增种植面积37万亩,培育20个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打造10个以上具有特色的黔药优势品种,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中药材物流基地4个, 产地主加工基地8个。
2020年度:保持种植面积不变,培育20个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打造10个以上具有特色的黔药优势品种,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中药材物流基地5个,产地主加工基地9个。
二、产业布局
全省五大重点种植区,主要在51个县开展中药材种植,重点培育18个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市场竞争力强、生态效益好的品种。
(一)黔北、黔东北生产区。主要在遵义市、铜仁市,重点发展赤水金钗石斛、道真洛龙党参、道真玄参、正安白及、绥阳金(山)银花、德江天麻、石阡丹参、江口及印江黄精等。
(二) 黔西、黔西北生产区。主要在六盘水市、毕节市,重点发展大方天麻、威宁党参、赫章及大方半夏、织金头花蓼及续断、钟山区灯盏细辛、盘州银杏及黄精等。
(三) 黔西南、黔南生产区。主要在黔西南州、黔南州,重点发展兴义石斛与金(山)银花、安龙白及与金(山)银花、兴仁薏苡、龙里及贵定刺梨、罗甸艾纳香、惠水皂角刺等。
(四) 黔东南生产区。主要在黔东南州,重点发展施秉及黄平太子参、施秉何首乌及头花蓼、雷山淫羊藿及乌杆天麻、黎平茯苓、剑河钩藤等。
(五) 黔中生产区。主要在贵阳市、安顺市,重点发展乌当天麻、修文丹参、西秀山药及黄柏、关岭桔梗、紫云山薏苡等。
三、主要任务
(一)建成一批药材基地。从2018年起,逐年新增7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规模,确保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20万亩以上。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打造一批种植规模上万亩的大宗、道地药材连片种植基地,加快推进全省25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批重要中药材产业集聚区。强化企业在规范化基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20-30家大型医药企业到我省贫困县设立“定制药园”,建设原料药材供应基地,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农委、省扶贫办)
(二)打造一批重点大县。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推动大宗、道地药材连片发展,全力打造一批种植规模上15万亩的中药材产业大县,每个县培育1-3个优势品种,每个品种都成为具有较高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的县域主导产业。(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农委、省扶贫办)
(三)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药农经纪人、药农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引导医药企业在贫困县设立“扶贫车间”,开展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等,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在省内建设4-5个现代化中药材专业仓储物流基地,8-10个区域性大品种产地主加工基地,扶持有条件的中药材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组建贵州省中药材产业联盟。(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农委、省扶贫办、省商务厅)
(四)发展一批健康产业。推动以药食两用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健康类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支持以天麻、太子参、刺梨、石斛、金银花、艾纳香等为原料的食药两用产品和养生保健机构,开发具有贵州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综合体,让贫困人口更多分享中药材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农委、省扶贫办、省旅游发展委)
四、保障措施
省农委、省扶贫办要切实承担起牵头作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中药材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力度,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及流通市场建设,推进健康药食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要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以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扶贫办启动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为契机,鼓励省内药企、公立中医院优先采购省内中药材,对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突出的医药企业在要素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要切实加大资金支持,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融合财政涉农资金,会同金融机构采取推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切实为中药材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扶持,重点投向新增种子种苗基地、中药材物流基地、产地主加工基地建设,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投资中药材产业,积极支持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申报扶贫产业子基金,壮大一批民营龙头企业。要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成果应用,通过引进、试验先进的中药材品种和种植技术,建立重点品种种源快速繁育中心及种子种苗培育基地。支持中药材产学研一体化协作机制,加快制定60个常见中药材品种生产技术的标准。强化种植技术标准培训推广,确保每户中药材种植贫困户至少有1名成员掌握规范化种植技术。要搭建互通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在中药材重点县建设一批质量安全监测站点,建立中药材产业全过程溯源体系,保障黔药材质量和品牌。建立中药材产地电子交易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信息灵敏、高效快捷、相对稳定的中药材电商营销渠道。帮助农户选好品种、提高种植水平和销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