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鱼跃医疗(002223)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的战略部署,遵循―众筹众享的发展理念,以―精细化、高毛利、高附加值为产品聚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和精准化销售,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加强临床团队建设,持续推进资源的兼并整合,不断增强公司在医院资源积累和临床推广能力,全方位提升鱼跃的平台要素,促进公司全面系统竞争能力的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整体经营稳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表现良好,资产总额达66.29亿元,资产负债率15.96%;营业总收入35.42亿元,同比增长34.14%,营业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2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18.45%,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增长较快以及营业成本提高导致营业利润增速略低营业收入,而上海中优较大比例少数股东权益的存在进一步拉低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53亿元。
报告期内,上海中优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29.33%。扣除上海中优并表,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26%,内生性经营业绩亦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商平台业绩增长突出,同比增速在50%以上,核心产品制氧机、电子血压计、雾化器、血糖仪及试纸、中医器械等核心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品呼吸机、额温枪等借助电商平台进一步放量。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对德国MetraxGmbH公司100%股权收购,将拥有40多年历史的世界一流的AED品牌(普美康PRIMEDIC)收归靡下;公司参与认购AmsinoMedicalGroupCompanyLimited已发行普通股数的19.33%股份,将AmsinoMedical制造的感染控制、抗菌涂层和安全无针为核心技术的一次性医疗器械部分产品在中国地区医院市场、家庭护理市场、OTC和电子商务市场的开发和销售揽入产品版图,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临床耗材产品品类,完善产品结构,提升临床领域的产品协同和整体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66%,同比上升一个百分点,扣除上海中优并表因素,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7.46%,同比下降一个百分点,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销售毛利略低的电商板块占比不断提高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7.58亿元,同比增长了64.16%。扣除上海中优及德国子公司并表因素,报告期内,期间费用同比增长26.91%,主要是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较快,其中,销售费用增长主要是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大营销体系建设以及品牌推广力度,而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美元贬值引起美元存单账面汇兑损失同比增长较大所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yuwell鱼跃"、"Hwato华佗"、"JZ金钟"、"安尔碘"、"洁芙柔"、"PRIMEDIC普美康"等几大主品牌,鱼跃品牌主要用于制氧机、电子血压计、呼吸机等家用器械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鱼跃"品牌深入人心,随着鱼跃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及有效的品牌传播,公司品牌价值和品牌优势显著提升;"华佗"品牌主要用于针灸针等中医器械,华佗品牌历史悠久,2011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同时公司是针灸针ISO/TC249国际标准的起草者,这是中医药领域的首个ISO标准,也系我国起草的首个医疗器械产品ISO国际标准。"金钟"品牌,主要用于医用手术器械产品,"金钟"品牌具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国内手术器械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安尔碘"、"洁芙柔"所属控股子公司上海中优,已成为国内医院感染和控制领域的第一品牌,"安尔碘"更是成为国内医疗行业皮肤消毒剂的标注术语之一。"Primedic普美康"所属德国子公司MetraxGmbH,Primedic在医疗急救领域拥有40余年的经验,在全球医疗急救行业具备较高的知名度。
2、产品结构优势
中国医疗器械发展起步较晚,纵观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产品单一的特点。与国内大多数同行不同的是,鱼跃医疗产品众多、覆盖面广。特别是2015年完成对上械集团收购,2016年完成对上海中优的收购以及报告期内完成对曼吉士Metrax和美诺AmsinoMedical的收购后,公司拥有产品品类达550多种,产品规格近两万个,覆盖家庭医疗器械、医院设备、临床耗材、医院急救、中医器械、手术器械、药用贴膏和高分子辅料、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等各个方面。多品类的产品结构,一方面通过产品组合式销售,营销渠道的协同性拓展,市场推广共同性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多品类的产品结构,也给公司带来了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有效保持公司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3、营销平台优势
随着鱼跃的发展壮大,公司推行"强化终端、平衡渠道"的营销模式,重视营销终端及患者管理,家用医疗体系和临床医疗体系营销平台服务和专业化凸显。家用医疗体系,公司拥有400多人的营销团队,1个全球客户服务中心,八个区域服务中心和1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公司在各主要电子商务平台均设立有品牌旗舰店,且各旗舰店营销推广均存于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医院临床营销平台不断完善融合,护理类耗材、手术器械、中医器械、急救器械及消毒产品几大领域的销售团队共同构建鱼跃的医院临床营销平台。线上线下、院内院外营销体系的不断完善,让鱼跃的平台要素更加健全。
4、自主创新优势
鱼跃医疗历来重视对研发投入,上市以来研发支出快速增长,研发体系和研发团队建设不断健全。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了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年轻团队。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德国图特林根、中国台北、上海、南京、苏州、丹阳设立有研发中心,几大研发中心相互分工,共享资源,开发了弥散式制氧机、医用电子血压计、睡眠呼吸机、留置针、电动轮椅、双水平呼吸机等大批新产品。持续的研发创新,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原动力。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18年,公司将继续推行―做专做强的发展思路,以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持续推进,家用新零售业务的落地,医院临床的体系建设,融合上械集团、上海中优医药、德国MetraxGmbH(曼吉士)核心子公司的资源和文化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完善平台要素建设,通过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以实现为股东创造更持久、更稳定的业绩回报。
(一)行业发展趋势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起步晚、规模小、产品单一的特点。但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现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一个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
其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从2008年的659亿元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3700亿元,增长了近5倍,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2017年销售规模预计超过4400亿元。在GDP增长、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城镇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多因素的驱动下,医疗器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其二、行业整合促进市场集中度。随着行业法规的日趋完善,监管趋严,对企业的研发、制造、资金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最终将一批产品和品牌以市场化方式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明确了国家将重点扶持国内大型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并从产业、财政、税收、融资、行政审批等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支持行业整合。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并购需求旺盛,行业也将迎来寡头。
其三、医药电商成―互联网+时代新蓝海。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医药行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医药电商的消费人群不断扩大。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下医药电商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平台,多元渠道、多元产品、多元服务、多元模式已将医药电商企业的触角延伸至整个医药产业链,成为推动医药电商乃至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力量。
其四、竞争格局的变更。一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国内中底端市场,跨国企业在我国医疗器械高端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然而,随着国内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水平的不断积累提升,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也将通过自主研发及海外并购的方式向中高端市场渗透,而在―医改的背景下,不断放量基层市场也成为了跨国公司觊觎的对象。公司在未来竞争中面对的将是兼具资金和技术实力的跨国医疗集团。
国家政策支持、医改不断深入、人口老龄化不断凸显、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促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而国内高歌猛进的医疗器械市场,在兼具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国际医疗巨头的青睐下,行业竞争激烈,机会与挑战并存,但我们坚信机会大于挑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以家庭医疗、临床医疗、美好生活三大板块为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在家用医疗健康领域,聚焦呼吸系统、心血管、内分泌三大病种开拓产品市场;在临床医疗领域,提供医用高值耗材、手术器械、医用诊断、医院内消毒和感染控制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在美好生活板块,公司以专业的临床医学为基础,研制以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为目的生活用品。
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健全营销体系,推进精益化管理,加大人才储备,形成完整竞争链,最终使公司成为极具综合竞争能力的平台型品牌运营商和医疗服务提供商,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领先企业之一。
(三)公司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的经营计划,实现了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高。2018年,为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公司主要业务的经营计划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积极推进募投项目,满足主要产品的产能扩张需求。2018年,公司将按照2015年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确保募集资金项目建设进程符合公司生产经营需要,为公司未来几年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力的产能支撑。
其二、持续推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2018年,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将全面导入精益化制造,致力于在客户关系、产品设计、供应网络和工厂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在费用控制方面,一方面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持续创新动力。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管理费用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长同步甚至略低;在营销费用方面,管理层将,遵循―强化终端,平衡渠道的原则,加大对终端的服务和支持并不断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对医用临床、新零售渠道的推广给予重点支持。
其三、公司将做好产品改进和新品开发,并加强新品推广力度。2018年,公司将依托德国、南京、苏州、上海等几大研发中心,以家用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产品及核心技术为研究方向,以增加公司产品大类,提高产品性能及降本增效为目标,以开放的眼光,创造―极致的产品。2018年公司研发中心将推进新型制氧机,新型电子血压计,新型雾化器、二代呼吸机,脱氢酶技术血糖试纸,安全型、正压型和26G留置针的规模化生产与上市导入,推进脉搏波电子血压计、雾化杯、呼吸面罩等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启德国子公司PRIMEDIC的AED产品国产化进程。
其四、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全面升级营销系统。2018年,在家用医疗板块,公司将加强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在原有电商和药房终端外,将选址3C电器大卖场、精品百货等非医疗器械传统终端渠道开设鱼跃直营店,开启家用医疗新零售新纪元;在临床板块,公司将不断完善医院临床体系的建设,加大新产品的导入及各临床板块的资源共享。2018年公司将更全面推广产品事业制度,更大力度的实施销售超额奖励制度,全面升级支持系统导入SAP系统,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多方位落地品牌营销策划,创造品牌营销优势。
其五、积极推进对收购标的整合、适时推动收购兼并。2018年,在整合收购资源方面,上械集团、上海中优医药、德国MetraxGmbH(曼吉士)公司是重中之重,司管理层将通过业务战略提升、业务补充调整、资源共享配置、员工众筹激励等多种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配置各方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融合不同企业文化,实现1+1>2的并购效益,使外延式扩展最终促进公司跨越式发展;在兼并收购方面,公司将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上海中优剩余38.3775%股份收购工作。另外,管理层将继续按照公司战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拥有领先技术,具有渠道协同效应或者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标的,相对审慎推进收购兼并的进程。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引发竞争挑战随着公司综合竞争能力日益增强,行业地位不断巩固,研发、生产和销售精细化、高毛利、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器械产品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而在中国医疗器械中高端市场中,外资企业占据着绝对优势,与之正面竞争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在―医改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为巩固和扩张其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份额,正积极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本地化研发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公司将持续不断加大投入,健全研发体系,增强产品力,加强品牌建设、巩固销售渠道优势,不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2.成本和费用不断上涨对公司管理控制带来压力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等营业成本不断上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新品的研发、营销体系建设,医院临床拓展,品牌推广与强化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保持公司在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中的综合竞争力,这对公司管理层的管控和平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通过资源与人员的优化配置及精益化管理、精准化与平台化销售加大管控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产品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来化解这一风险。
3.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管理风险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展并存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做专做强的必经之路。随着公司自身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级管理人才持续引入,公司运营管理难度不断提升;而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公司快速扩张更对公司管理整合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战,虽然之前几次的并购大多很成功,为公司收购兼并后的企业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但被并购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人员管理的复杂性,仍将是公司管理层整合被并购资源的主要风险所在。快速增长是公司的追求,其伴生的风险不可避免,公司将建立和完善更加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和风控机制,在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子公司、分公司及各部门的科学管理,有效减少或规避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管理风险。
4.并购标的运营不达预期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通过外延式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公司自上市以来,通过不断的收购兼并与资源整合,将业务范围从家用医疗器械向临床医疗器械和美好生活板块渗透,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持续快速提升。
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的商誉余额为74,138.29万元,占公司资产总额比重为11.18%。经管理层测试,报告期末不存在减值现象。但如果未来被收购的公司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因各种因素被注销,则可能出现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导致资产减值,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管理层将利用多年积累的资源整合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通过战略布局、业务补充调整、资源共享配置、员工众筹激励等多种方式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优化配置公司整体资源,融合不同企业文化,实现1+1>2的并购效益。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8028555823
售后咨询热线
180285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