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临港联动 构筑生物医药新格局

  昨天,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拉开帷幕。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3800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7600亿元,实现翻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无数从业者的努力与付出。

  君实生物临港生产基地负责人谢皖,就是其中之一。谢皖是天津人,当年,他决定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时,跟家里说好只干5年,结果在上海一待就是十多年。他在临港建起了一座占地80亩的大型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更亲眼见证了临港生物医药产业从一张白纸发展为创新高地。

  从张江出发

  2012年12月,君实生物成立于张江药谷一间不到3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这是上海绝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的首选之地,中国可能有一半的生物制药研发型公司都在张江。”谢皖说。

  在中国生物医药崛起的道路上,张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数据显示,张江集聚了15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超过7万名生物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累计获批14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约11%;累计获批16项细胞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占全国约30%。

  迪赛诺生物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总经理安晓霞回忆,“那时候张江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已经是车水马龙了。”

  这是张江人共同的感受。作为中国生物医药研发高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张江已经成为国内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多的标志性区域之一。

  企业发展壮大,需要更多土地承载。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上海东南方——临港。

  在临港壮大

  在上海生物医药“1+5+X”特色产业布局中,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区重点发展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转化制造产业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临港新片区则聚焦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和医药、医疗服务,打造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新片区揭牌以来,作为先行承载区,生命蓝湾累计引进100多个项目,总投资400多亿元,引入项目数量占到全市新增项目的40%。

  2016年,谢皖和同事来到临港考察。当时的临港“想买瓶水都没有地儿”。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大片的土地,让君实下定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海是中国创新药的研发高地,临港拥有上海不可多得的生产用地,我们很心动。”谢皖说。

  短短几年,君实生物完成了从项目土建到重要设备的安装与验证工作,获得临港新片区第一张药品生产许可证,至今已支持了公司十多款新药的中外临床用药生产。

  连接张江和临港的S3公路,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成通车后,从张江一路沿着S3南下,可实现最快速度到达临港生命蓝湾。”生命蓝湾首席规划师曲霞说,随着S3公路加紧施工,未来将实现张江、临港两大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快速联动,在公路沿线形成强大产业链。“我们将推进S3生命健康科创走廊建设,沿S3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带,在打通‘张江研发,临港制造’的基础上,推动‘产学研医用’一体化发展,推进生命蓝湾拓展区建设,形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格局。”

  从上海走向世界

  2020年,和元生物启动7.7万平方米临港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建设,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建成投产。“对我而言,这里是一个走向世界的窗口。”董事长潘讴东说,比如依托临港的境内关外政策,和元生物进出口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临港生命蓝湾对标美国波士顿、尔湾等国际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其规划、位置、政策都是吸引我们落户在此的原因。”

  新片区揭牌以来,临港积极加速推进外资企业走进来、培育内资企业走出去。

  2022年2月,世界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美敦力的科技产业基地落户临港;2021年10月,药明康德旗下药明生基在临港新建的工艺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如今,迪赛诺临港蓝湾智造园厂房,主要定位为小分子原料药、制剂和小核酸原料的研发基地。

  作为上海生物医药特色园区,生命蓝湾产业生态正日臻完善。曲霞介绍,从提供创新创业源动力的产学研孵化平台,到公共研发实验平台,从搭建完整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到引入国际标准的CRO+CDMO龙头企业,从加强产教融合形成人才高效集聚态势,到完善全生命周期落地赋能服务支撑体系……临港生命蓝湾正张开双臂,拥抱国内外生物医药新动能。

  根据临港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临港将基本建成集创新策源和高端制造于一体的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高地,并努力成为未来提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经济的新引擎和新增长极。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8028555823
售后咨询热线
180285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