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诊互联网医疗生态:“三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 制约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数据、服务、支付三大方面。因此,要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数据一体化建设,促进医生资源有效利用、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改革支付方式。

  □ 两类互联网医院各有优势和短板。公立互联网医院可以以互联网医院为中心,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而企业互联网医院则具有提升医患连接效率,促进医疗资源流动、提升慢病管理效率的优势。

  从有“互联网医疗”这个名字至今已有8年时间,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化探索,令中国的互联网医疗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近几年,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力量推动之下,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互联网医疗还只是线下医疗的辅助和补充,远远没有发挥出互联网应该有的效能,发展中也存在着数据、服务、支付方面的制约。

  12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2022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奇璞)峰会上,产业界、投资者、学术界专家齐聚一堂,就互联网医疗如何突破瓶颈、更好地重塑医疗服务体系展开热议,解析健康行业的创新模式和市场前景,问计健康中国建设高质量发展之道。

  重塑传统医疗服务流程

  互联网医疗不仅仅只做线上咨询、问诊和开处方,它并不局限于“线上那点事儿”。根据作用和定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种模式,核心是重塑传统医疗服务流程。

  “奇璞奖”创始人和架构师、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执行理事长蔡江南教授调研发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互联网是作为向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例如,经济发达地区三甲医院专家推动远程医疗会诊、咨询,向不发达地区提供远程医疗会诊,这是头部医院进行的一些实践。在最近的五六年里,互联网医疗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线下医疗的补充与辅助,解决患者分流、线上购药付费、咨询等痛点。在这个阶段,市场化的互联网公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未来,互联网医疗将发挥重塑医疗体系的作用。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工具,它有望改造和提升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流程。

  根据蔡江南介绍,如今互联网医疗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实体医疗机构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占比约为75.6%,其中公立医院所主导的占比69.4%;二是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占比约22.6%。两类互联网医院各有优势和短板。公立互联网医院可以以互联网医院为中心,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而企业互联网医院则具有提升医患连接效率,促进医疗资源流动、提升慢病管理效率的优势。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认为,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医疗可以提升医生工作的组织能力,整合患者、同行、药店、药企等所有工作相关方,可以使得医疗服务升级,对患者的诊疗由门诊的“点”和住院的“片”,转变为可全程管控的“环”。同时,互联网医疗也让患者对医生的认知方式升级,虽然“医不叩门”,但连接医生和患者的是一条“快速路”,可以实现门诊的效率提升。

  “从医院的角度来讲,医生可根据临床工作需要,自行建立药品供应渠道,实现所需药品供应升级。互联网医疗还有助于同行合作方式升级,协作范围扩大,形成医生自己的‘医-医’联体。此外,还有一个直观的好处就是医生收入升级,包括了直接的线上收入以及效率与口碑提升带来的线下回报。”王航表示。

  “三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2022年6月、9月,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办法相继出台。国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在业界看来,互联网医疗“先有质量,再有规模,实现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已成定局,但在朝着这个方向奔跑的路上,我国互联网医疗仍然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蔡江南认为,无论是公立互联网医院还是企业互联网医院都有短板。公立互联网医院虽然拥有丰富的核心医疗资源,但大部分互联网医院只起到便民和分流作用,未能整合线下流程、形成区域资源信息互联共享,以至于单体互联网医院不能充分发挥能效。而企业互联网医院虽然能够提升医患连接效率,却存在着与公立医院数据对接、核心医疗资源匮乏等挑战。

  “制约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数据、服务、支付三大方面。由于信息安全的监管、隐私保护、竞争、管理、成本,患者的数据变得碎片化,导致互联网无法发挥最大效率。优质医生缺乏、分布不均使得服务质量提高难,诊疗效率不高,服务延伸后质量受到质疑。医保控费和属地化管理也让互联网医院的支付制度受到限制。”蔡江南教授这样说道。

  蔡江南建议,要突破这三个瓶颈需要从三方面发力:

  首先,要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数据一体化建设,围绕患者搜集整理数据,将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内的信息、医院的信息进行统一收集整理。

  其次,在医疗服务方面,要促进医生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互联网诊疗效率、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一致性和连续性,例如改造传统医疗服务流程,医疗人员分工专业化,设置分诊、预门诊等环节,医生聚焦于诊疗关键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提高医生决策能力和效率。同时,利用标准化流程促进优质资源向院外和基层延伸。

  最后,支付方式的改革同样必不可少,要支持分诊、预门诊环节,支持跨区域互联网医疗服务等,从而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林辉表示,医疗生态的核心要素是客户、医疗健康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正在助推医疗新生态发展。未来,医疗健康将会无处不在、触手可及,医疗人员服务将随时随地都可获得,医疗机构和服务要素将无缝协作、全面协同。

  林辉认为,除了国家政策的引导,强大的技术是实现医疗新生态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技术层面,未来互联网医疗的服务终端要便携可移动、简单易操作,服务内容要丰富、功能实用、资源齐全;数据连接方面要根据协作紧密性和信息化水平决定连接深度。此外,还要重视激励机制建设,服务项目定价和分配要更加合理。

  “互联网无疑是我们前往医疗新生态路上的有效手段,也是最能发挥能效的手段。互联网医疗要重塑传统医疗的核心其实就是要把互联网化做深做透。”林辉坦言。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8028555823
售后咨询热线
180285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