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惠州市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深入产业园区,开展2023年惠阳区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申报现场核查工作。今年6月至9月,惠阳区将分三批次开展高企申报认定工作,第一批次共推荐申报企业121家,第二批次申报企业178家,目前正在现场核查中,预计年底高企数量将超过750家。
近年来,惠阳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工作机制,不断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企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惠阳区高企有63家,2022年飙升到680家,总量稳居全市第二。按照目前发展态势,2025年惠阳区高企数量将超过千家,预计达到1026家。
今年以来,惠阳区已投入8200余万元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培育高企,用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高企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强服务
“点对点”服务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
近日,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深入全区各街镇,开展2023年惠阳区第二批高企申报现场核查工作。
检查组前往申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研人员及财务状况;深入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研发条件、研发情况,核查实验(研发)设备、活动场地,当好申报企业的“服务员”“引路人”。
今年6月至9月,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分三批次开展高企申报认定工作。第一批次现场核查企业136家,共推荐申报121家;第二批次申报企业178家,正在现场核查中。
惠阳区科促局副局长康双胜说,惠阳区一直把高企培育、发展和壮大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牛鼻子”来抓。根据培育对象不同需求,对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
自去年年底以来,惠阳区先后组织高企政策和业务培训10余场、参会企业1100余人次,有力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和申报高企的热情;在高企政策宣讲和认定现场核查时,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助力发展壮大。
惠阳区建立和完善了高企服务平台,优化高企奖补申报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每年拿出60万元,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机构评优,引导机构规范有序服务,协助企业做好研发归集、专利布局和认定申报等工作。
围绕实现高企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目标,惠阳区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培育服务,加强梯次培育,高企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2年,惠阳区市级高企培育库入库数(248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通过数(1013家)均居全市第一,高企拥有量达到680家,数量居全市第二,近五年增长5.8倍。
筑平台
千亿级产业园成为高科技企业成长沃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产业聚集区,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是惠州“3+7”产业园区重要组团,是惠阳区首个启动建设的千亿级产业园,以电子信息、能源电子、智能制造、研发孵化、创新金融等为产业发展方向。去年该园区实现总产值437亿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去年,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尔科技”)在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投资建设的厂房建成,今年进行了试产,总部也从大亚湾迁至惠阳。在维尔科技一楼展厅里,智能安防、智能清洁、智能家居生活、智能宠物生活等产品整齐摆放。维尔科技董事长宁建强介绍,维尔科技从做模具起家,经过24年发展,进军注塑领域,再将组装拉通,成为一家创新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一站式全方位制造商。
落户惠阳以来,维尔科技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深耕技术,领跑家居“智造”新赛道。拥有约800平方米的整机实验室、超过20种实验设备,实验室分为环境测试实验室、产品可靠性实验室、材料分析实验室、安规实验室等;先后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宁建强说,维尔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逐步建立智能硬件研究院,并争取3年内申报IPO上市。
去年12月,惠阳区产业园区发展中心正式成立,驻点各大园区,重点是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和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做好园区规划、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建设等工作,增强园区对产业集聚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入驻高科技企业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惠阳区将根据产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研判,盯住对完善产业链具有核心作用的重点高科技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条件,吸引更多像维尔科技、爱康生物等这类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创新主体,提高园区产业“含金量”。
抓创新
出台新政全面优化升级高企奖补政策
“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惠州市纵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胜电子”)副总经理聂於旗说,从2020年起,纵胜电子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比超过8%,获得授权专利75件,产品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今年有望逆势上扬,销售额从去年的3.28亿元上涨超过7亿元。
纵胜电子位于惠阳区新圩镇,在其8万平方米花园式高标准厂房园区内,生产线布局清晰有序——玻纤板生产事业部、喷涂表面处理事业部、3C智能终端事业部、智能穿戴事业部、车载事业部、智能家居事业部,以及占地6000平方米的材料及工艺研发中心。
近年来,惠阳区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惠阳区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奖补实施办法》《惠阳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实施意见》《惠州市惠阳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关于激励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用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做强做大。
在各级政策红利的赋能下,纵胜电子科技创新创业热情得以激发。2022年,纵胜电子先后获得区级奖励20万元、市级奖励10万元;2021年度和2022年度,分别享受高企及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减免所得税450万元、802万元;2023年获区级奖补20万元。
不久前,纵胜电子摘得一块4万多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开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壳体,发力新型储能这条万亿级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出台的《惠州市惠阳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面优化升级高企奖补政策,对首次通过高企认定,认定前一年度,未纳统的奖励10万元/家、达到规模以上标准并纳统且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下的奖励20万元/家、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含)以上并纳统的奖励30万元/家,鼓励培育更多规模大、质量优的企业成为高企。
据悉,2020年以来,惠阳区累计兑现惠企政策2.1亿元,推动高企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今年以来,惠阳区更是大手笔支持实体经济,已投入8200余万元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培育高企快速成长。
此外,惠阳区还紧盯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这两大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在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归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长期规划、提前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夯实高企培育发展根基,努力打造“规模大、质量优、后劲足”的高企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区高企保有量达1026家、规上企业高企占比达40%以上,企业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科技创新强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育人才
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凤栖之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能力。惠阳区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育留,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产学研等方面不断厚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沃土。
今年6月,惠阳区博士科创实践基地在淡水街道启迪·恒昂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揭牌启用,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博士团队与实践基地进行了签约。这是惠阳区继人才新政发布之后,在推进产业引才、柔性引才上的创新实践。参加仪式的光明实验室副研究员胡宇表示,惠阳区作为一个资金、产业、人才汇聚的地区,引才留才政策和措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惠阳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实践基地能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惠阳区博士科创实践基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取社会运作、多主体参与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服务各领域博士人才和重点企业。实践基地依托中心内的全球创新网络,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联系,能快速整合全球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企业等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中山大学在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工等方面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惠阳区毗邻深圳,区位优势明显,希望此次签约能把中大的科研成果在惠阳实现产业转化。”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周贤太表示,惠阳区有着很好的工业家底和良好的发展后劲,但也需要更多高端人才来支撑助力发展,尤其在当前惠阳区布局新型储能产业这条万亿级新赛道的背景下,惠阳区需要更多高端人才。实践基地的挂牌启用,能进一步降低相关产业企业引进博士高端人才门槛,推动实践基地人才集聚与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科技创新人才是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惠阳区科促局局长刘昊介绍,惠阳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紧抓新时代新征程人才引育的“黄金机遇”,贯彻“1+N”人才政策体系,出台了《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关于激励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试行)》,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加大高端人才培育力度,引导广大科技人才为惠阳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人才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只有释放出来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惠阳区以省市重大专项申报为契机,引导企业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促进企业向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创新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惠阳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的企业有92家,其中惠州市鼎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高性能硅氧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与装备”获市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200万元立项资助。
接下来,惠阳区将落实好人才队伍的各项政策补助,企业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努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优质生态。积极引导具有产业资源和服务体系的产业平台建设孵化加速载体,引入专业孵化运营团队,围绕企业成长各阶段需求,为入孵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服务、商业服务和创业辅导服务。加快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在惠阳提供“凤栖之地”。
亮点数说
2022年,惠阳区市级高企培育库入库数(248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通过数(1013家)均居全市第一,高企拥有量达到680家(全市第二),近五年增长5.8倍(2017年100家、2018年149家、2019年206家、2020年331家、2021年453家)。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李芳娟 黄尉宏 通讯员张璐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